众筹治病内幕曝光:谢谢那些月薪三千的人,替我保住了北京两套房
科技汽车
长江资讯网
aishimin
2019-05-09 07:44

文 | 挪威

这是新90后早起推的第54篇文章

1、

网络众筹治病,你在朋友圈,肯定也见过。

这些病例,通常都是重病,动不动就是脑溢血,白血病,癌症,等等。

这些文字,通常都很煽动,动不动就是人间有大爱,我们是一家人,生命到处有感动,很煽情。

唯独他们的真实性,大多数时候,你并不知道。

2、

这几天,德云社出事了,起因也是众筹治病。

德云社演员吴鹤臣突发疾病,脑出血。

吴鹤臣的妻子在「水滴筹」上发起众筹,目标金额是100万。

很多人都转发了,捐款了。

这本身没什么问题,谁家都会有难。

你看,我们这个社会,是真的很善良。

可之后,大家发现不对劲了,吴鹤臣其实家底不错:

家里在北京有两套房,还有辆车,医保也有。

这是多少北漂的年轻人,无数个夜晚熬夜加班,无数次透支身体,终其一生想拥有的生活啊。

一个脑出血,治疗费用大概在十几万。

他们就众筹治病了,而目标金额,是100万。

吴鹤臣的妻子出来解释原因:

1、两套房在父母和爷爷名下,无法出售。

这意思就是,房子没法卖,不能卖房治病。

这个理由显然很扯。

事实上,一个人真的到了绝路,真的急要钱,手里握有北京两套房,怎么着,都能变成钱。

2、车子是婚前购置,以后照顾病人还有用处,所以不能卖。

这个理由更扯了。

如果真的缺钱,完全可以卖车,再换一辆更便宜的二手代步车,手里不也可以多一大笔现金吗?并不影响生活。

这两个理由,已经护住他们家庭资产的大头,房子和车子。

3、接着,是另外一个问题:为什么要众筹这么多钱?

吴鹤臣的母亲是这么说:

天坛附近租房两年,要12万;

请护理半年,要4万;

针灸推拿三个月,要1万;

颅骨修复手术,要4-10万;

此外,复查、吃药、理疗都不详,儿子儿媳在康复期都无法外出工作,全家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积蓄。

按照这意思,护工最好也网友一并捐钱解决了。

吴鹤臣母亲来女士的回复

我没有要针对老人家的意思。

最新消息也已经出来了,吴鹤臣生病的确属实,我也知道他们家缺钱,挺困难的。

我只是看不惯这种行为。

明明北京有房有车,明明有医保有工作单位有家人亲戚。

生病了,房不能卖,车也不能卖,亲戚借钱的事儿闭口不谈。

要住天坛附近的两居室,租金要网友捐;

要请护工,费用也要网友捐。

你再解释,你有再多理由,种种困难,为什么房不能卖,车不能卖。

这种解释,都很无力。

你要知道,很多人病了,连砸锅卖铁的资格都没有。

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锅可砸,这才叫走投无路。

这是事情曝光了,如果事情没有被曝光。

以吴鹤臣的名气,应该会收到不少善款。

到时候,他们心里应该窃喜:

谢谢你们这些月薪3000的人,替我保住了北京两套房和一辆车。

月薪3000的打工族,保住了中产几套房。

这种故事在网络众筹里,太常见了。

罗一笑事件:罗尔在东莞和深圳都有房产,可还是选择了网络众筹。

乐山女孩坠楼事件:夫妻俩(离异)名下有3套房产,还有一辆长城轿车,第一时间没有想到卖房卖车,而是网络筹款,14小时就筹集了70万的善款。

是不是和这次吴鹤臣事件很像?

其实,网络众筹治病善款,有很多内幕。

这些内幕,如果你看到了,你会发现,这种行善,更像是一场骗局。

消费这个社会的同情与善良,消费人心。

3、

什么样的众筹病款是骗局?

三种情况:

1、完全是骗捐,根本没有重病,为了骗钱,编造资料和故事。

2、募捐目标金额远远超出实际治疗费用。

3、把众筹捐款,当成筹钱的第一渠道。

先来谈谈第一种,骗捐。

一个人可以没有生病,但通过伪造各种病例资料,进行募捐。

网络众筹,有很多筹款平台。

重病,达到可以募捐的标准,就可以发起重病募捐。

他们当然会有审核制度,但审核制度,有漏洞。

怎么实现骗捐呢?这是一条黑产业链。

骗捐最核心的,是需要一整套病例资料。

正常情况下,患者的病例资料,例如诊断证明,检验报告单,均由医院开出。

而骗捐者,可以在网上买到这些资料。

我打开淘宝,在淘宝上输入关键词:病例。

接着,就会弹出这样的界面:

我随便找一个商家,加了他微信。

他告诉我,这一块业务已经很成熟,可以自由选择做单份的还是全套。

和代开病例的商家聊天记录,下同

全套的,包括门诊全套和住院全套。

你可以看到他们提供的资料,可以说是非常详细了。

我问他:是否可以把病情写得严重点。

他回答我:完全没问题。

他告诉我说,他们和医院有合作。

开具的诊断证明和检查报告单,格式和正规医院一模一样,看着绝对真实,。

除非去内网查,否则绝对查不到。

付了款,就可以获得这一整套的病例资料。

接着,就可以选各大众筹平台去发起筹款了。

这些众筹平台,有审核机制,但也没有和医院联网,大概率也是查不到的。

《新京报》的记者买过一套高仿病例诊断资料,发布在「轻松筹」平台上。

结果轻而易举地通过审核,发布救助。

来源:新京报。

有了病例资料,并且发布之后。

就容易多了。

先找专门写募捐文案的写手,写下那些特别容易催人泪下的文稿。

能写多惨,就写多惨;

能多感动人心,就多感动人心。

这种写手,淘宝很多,专做这行生意。

文案准备好了,接着,就可以找推广商家了。

这些商家,接骗捐者的生意,让推广人员帮忙转发他的救助贴。

一天发一次,一次就是一元,多发多得。

有互联网营销工作经验的人知道,这就是所谓的冷启动。

冷启动之后,一传十,十传百,一个完完全全、彻彻底底的骗捐项目,就会被散布出去。

你看到这些文字,被感动了,看哭了。

同情心被激发,你捐了几百块出去。

那时候,你心里一定怀揣着最美好的愿望,希望患者能快点好起来。

你一定不知道,屏幕另一边,收款方正在窃喜。

你也一定不知道,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。

玩弄你的善良,玩弄你的同情心。

5、

再来谈谈第二种,目标金额远高于实际治疗金额

确实有人生病,确实需要治疗,这些,都是真的。

但这也是骗局。

一场病,治疗费20万,募捐了100万。

那剩下80万怎么办?

买房买车,出国游,消费大升级一把。

生一场重病,阶层反而跨越了。

换句话说,众筹募捐病款,成了致富路。

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。

湖南日报披露,2016年4月,广西一位女大学生,通过网络筹款平台,为母亲募捐手术费。

很快,就筹到了6万余元。

于是,这位女大学生的朋友圈,就出现了很多吃喝玩乐和晒图。

那么,这6万块钱,做什么去了呢?

另外一个例子,一位女婴重病,获捐14万元,治疗无效。

去世后,家人出国去玩了。

很早之前,湖南衡阳一位4岁女孩被火铳击中,父母通过网络筹款,标题写得很好,很煽动。

《4岁可爱姑娘被火铳所伤,身中二百散弹钢珠》。

短短三天时间,筹集善款80多万。

随后,女童治疗所在医院出来说明了情况:

女孩总的治疗费用仅为12410元,已经花费20万,后续需要100万,是假的。

你看,花费才一万多,募捐金额达到百万。

来源:中国青年网

6、

最后一种情况:动不动就众筹

想象一下,你月薪三五千,你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募捐文章。

如果你知道对方在北京有房有车,还有北京的社保。

你会捐款吗?

我不会。

除非对方隐瞒自己北京有房有车有北京社保的情况,文字煽动点,图片遭人同情点。

营造一种假象:他就快活不下去了,再没有钱,他就到绝路了。

吴鹤臣这件事,是典型的例子。

之所以说着这也是骗局,并不是指他们骗了人,而是他们隐瞒了重要信息。

通过这种隐瞒,让人们产生错误的判断,从而利用善良,利用同情心。

捐款不是借钱,借钱要还,捐款是纯粹善意的行为,救急。

借钱建立在熟人关系或者某种契约之上。

捐款纯粹建立在人性的善良与同情心之上。

所以,募捐,应当是走投无路,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。

在吴鹤臣那里,在罗尔那里,在乐山坠楼女孩的父母那里,募捐都变成了他们的首要筹钱手段。

房子还在,车还在,生活质量不能降,手机也要用最新款的苹果,朋友圈日常网红店打卡要依旧。

所以,要募捐。

这是我见过最不要脸的行为。

这是乐山坠楼女孩事件发生时 ,其父母发布的众筹项目:

你可以看到,才1天时间,已经募集善款70多万元。

随后,有人曝光了女孩家庭的相关情况:

父母均在政府单位上班,家里三套房,还有一辆车。

70多万善款到手时,他们的三套房、一辆车,都在,没动。

在这类事件里,我看到「善良」这个词,越来越廉价,越来越成为牟利的工具。

7、

众筹病款骗局泛滥,越来越多,造成最可怕的后果就是:

没人信了。

也许会有那么一天,我们对网上所有的募捐都免疫了,都下意识地认为,这是骗局。

善良被关了起来,同情心被强力控制。

世界变得冷冰冰。

那些确实得了重病,确实钱花光了,确实已经走投无路的人,以及他们的家庭,也一样无人关心。

没人听他们的呐喊,人们都以为那是骗局。

而你我,都可能成为这种人,毕竟,谁家没个病人啊。

生老病死,在这点面前,人人平等。

《我不是药神》里最扎心的一句话

8、

我之所以把这些众筹募捐的骗局形式,都写下来。

不是为了让你从此收拾人心,不再信任陌生人,不再动善良那根弦。

我是想替你的善良,过滤一遍渣滓。

不要让一小撮人,打烂了全人类的信任体系。

怎样防止受骗呢?

有人说,应该呼吁这些网络筹款平台加强审核,绝对不能让骗捐的项目上线。

这是个办法,但这种呼吁,口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。

对于个体来说,众筹病款的项目太多了,眼花缭乱,你无法一个一个甄别。

所以,你要坚守住一个原则。

只对和自己相关的两个关系层负责。

你的善良与同情心,你的钱财,都有限,你能帮的人,一样有限。

在这个前提下,你只帮和自己相关的人,具体来说,是两个关系层:

第一,是朋友。

朋友有难,你很快就能知道是否真实。

如果真实,于情于理,都应该伸手帮个忙。

未来,你如果有难,自然也会有人帮你。

通过这种帮扶,熟人之间,可以形成紧密的互助联盟。

第二,是朋友的朋友。

朋友的朋友有难,你也可以询问到真实情况,被骗的概率,低很多。

如果真实,你有余力,也可以帮忙。

通过这种帮扶,熟人之间形成的互助联盟,可以往陌生人关系体系中渗透。

但你的善良、同情心与钱财,最好仅限于此,不要再向外了。

再往外,关系更陌生,毫无交集,没有了解,真实情况更难捉摸。

他们发生的事情,病了,重病,需要募资,就与你无关了。

即使你看到了,也可以无动于衷,可以不捐,不用心怀愧疚。

这不是冷漠,不是自私,这是现实:

人不可能经历世界上所有的热闹,你再善良,也不可能对世间所有的不幸负责。

你月薪三五千,最大的责任,最大的善良,是存钱替自己买套房,改善家人居住环境,而不是捐钱做公益。

这篇文章写完后,我想到了葛优一段非常经典的台词,洞穿人性,极富智慧,尤其是面对网络诈捐事件,很有共鸣。